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當下,“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國家戰略,而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關鍵前提,在于對溫室氣體排放的精準監測與有效管控。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單一氣體檢測設備已難以滿足復雜場景下的監測需求,一款能夠實現多氣體同時檢測、且具備高精度特性的分析儀器,成為推動“雙碳"工作落地的重要技術支撐?;谇凰ナ幑庾V(CRDS)技術研發的4種氣體同時檢測智感高精度溫室氣體分析儀,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為“雙碳"戰略的推進注入了強勁動力。
一、CRDS技術:解鎖高精度氣體檢測的核心密碼
腔衰蕩光譜(CavityRing-DownSpectroscopy,簡稱CRDS)技術,是當前氣體檢測領域具有優勢的高精度分析技術之一。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一個高反射率的光學腔,當激光脈沖進入腔體內后,會在腔壁之間不斷反射,而氣體分子會對特定波長的激光產生吸收,導致激光強度隨時間逐漸衰減。通過精確測量激光強度衰減的時間(即“衰蕩時間"),并結合朗伯-比爾定律,就能精準計算出腔體內目標氣體的濃度。
相較于傳統的氣體檢測技術,CRDS技術具備顯著優勢。一方面,它不受背景氣體的干擾,能夠在復雜的氣體環境中精準捕捉目標氣體的信號,有效避免了交叉干擾帶來的檢測誤差;另一方面,其檢測下限極低,可達ppb(10??)甚至ppt(10?12)級別,能夠實現對微量溫室氣體的精準捕捉,為低濃度排放場景的監測提供了可靠技術保障。正是基于CRDS技術的這一特性,4種氣體同時檢測的智感高精度溫室氣體分析儀才能在眾多檢測設備中脫穎而出,成為“雙碳"監測的得力助手。
二、四氣同測:滿足多元化監測場景的核心需求
在“雙碳"戰略實施過程中,溫室氣體的監測并非局限于單一氣體,而是涉及二氧化碳(CO?)、甲烷(CH?)、氧化亞氮(N?O)、六氟化硫(SF?)等多種關鍵氣體。其中,CO?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其排放量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絕大部分,是“碳達峰"“碳中和"監測的核心指標;CH?的溫室效應是CO?的28倍(以100年為時間尺度),在能源開采、農業生產等領域排放量較大,是減排的重要靶點;N?O的溫室效應更是CO?的265倍,主要來源于農業施肥、工業生產等過程,雖排放量相對較小,但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容忽視;SF?則是已知溫室效應較強的氣體,其溫室效應是CO?的23900倍,主要應用于電力設備絕緣等領域,盡管排放總量少,但由于其較強的溫室效應,也被納入重點監測范圍。
傳統的氣體檢測設備往往只能針對單一氣體進行檢測,若要完成多種氣體的監測,需要配備多臺設備,不僅增加了設備采購成本,還存在監測效率低、數據整合難度大等問題。而基于CRDS技術的4種氣體同時檢測智感高精度溫室氣體分析儀,能夠在同一檢測流程中,同步完成對CO?、CH?、N?O、SF?這4種關鍵溫室氣體的濃度檢測。該儀器通過優化光學系統設計,實現了對不同波長激光的精準控制與切換,使得每種氣體都能在其特征吸收波長下被精準檢測,既保證了檢測的獨立性,又實現了檢測效率的大幅提升。無論是在工業企業排放口監測、工業園區邊界監測,還是在農業生態系統監測、電力設備泄漏監測等場景中,該儀器都能憑借“四氣同測"的特性,為用戶提供全面、高效的監測數據,滿足多元化的監測需求。
四、助力“雙碳":從監測到減排的全鏈條賦能
在排放源排查環節,該儀器能夠精準定位高排放源,為減排目標的制定提供依據。例如,在工業園區監測中,通過對園區內各企業排放口的4種溫室氣體濃度進行實時監測,可快速識別出排放量較大的企業或生產環節,幫助環保部門針對性地制定減排措施;在農業領域,通過對農田生態系統中CH?、N?O濃度的監測,可分析不同施肥方式、種植模式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為農業減排技術的推廣提供數據支撐。
在減排效果評估環節,該儀器能夠實時跟蹤減排措施實施后的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為減排效果的量化評估提供可靠數據。例如,某企業實施了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后,可通過該儀器對排放口的CO?濃度進行持續監測,對比分析技術實施前后的排放量變化,精準評估CCS技術的減排效果;在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過程中,通過監測區域內的CH?、CO?濃度變化,可評估新能源推廣對溫室氣體減排的貢獻。
在碳市場交易環節,該儀器提供的高精度監測數據是碳排放量核算的重要依據,能夠保障碳市場交易的公平性與公正性。碳市場交易的核心是企業的碳排放量核算,若監測數據不準確,將直接影響碳市場的正常運行。該儀器憑借其ppb級的檢測精度,能夠精準核算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碳配額的分配、碳交易的開展提供可靠數據支持,推動碳市場的健康發展。